在森林防火、石油储罐区、化工园区、露天堆场等高风险区域,明火探测器通过非接触式探测火焰的光谱特征,结合无线传输技术,实现远距离、全天候、快速响应的智能预警。
明火探测器各组成部件精密协同,确保在复杂户外环境中稳定、可靠、灵敏地捕捉火光。

1、火焰传感器
通常采用紫外(UV)或紫外/红外(UV/IR)复合型传感器。紫外传感器对火焰中强烈的紫外辐射极为敏感,响应速度快(≤3秒),抗干扰能力强。UV/IR双光谱技术则通过同时检测紫外与特定波段红外信号,进行逻辑“与”判断,有效区分火焰与太阳光、电焊、雷电等干扰源,大幅降低误报率。
2、光学滤光片
位于传感器前端的特种光学滤光片,只允许火焰特征波段(如UV180-260nm)通过,阻挡可见光、近红外及环境杂散光。其高透光率与窄带特性,确保探测器在强日光下仍能精准识别微弱火源,提升信噪比。
3、信号处理模块
内置高性能微处理器,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、放大与数字滤波。通过算法分析火焰闪烁频率(通常1-20Hz)、强度变化趋势与光谱特征,实现智能判别。具备自学习与自适应功能,可动态调整报警阈值,适应不同环境光强与气候条件。
4、无线通信模块
集成4G/NB-IoT/LoRa/ZigBee等无线传输技术,将报警信号、设备状态、电池电量等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或云平台。支持远距离传输(LoRa可达数公里)、低功耗运行与广域覆盖,无需布线,安装灵活,是“智能之翼”的核心。
5、防护外壳
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或铝合金外壳,表面经防腐、防紫外线处理,防护等级高达IP66/IP67,可抵御暴雨、风沙、盐雾与恶劣温度(-40℃~+70℃)。透明视窗为防爆玻璃或石英材质,抗冲击、耐老化,确保光学通道畅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