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外探测器作为安防、消防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感知元件,长期暴露于复杂环境中,易受灰尘、湿气、温变或电磁干扰影响,导致灵敏度下降、误报频发或失效。尽管结构看似简单,但其光学系统与电子元件对洁净度和稳定性敏感。建立
红外探测器科学的定期维护制度,是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举措。

一、每日/每周基础检查(适用于关键场所)
目视外观状态:检查外壳是否破损、变形或被遮挡(如蜘蛛网、贴纸、油漆覆盖);
确认工作指示灯:正常应有规律闪烁或常亮(依型号而定),异常熄灭可能断电或故障;
清理周边障碍物:移除探测路径上的新置家具、绿植或临时堆放物,避免形成盲区。
二、每月深度清洁与功能测试
镜头清洁:
断电后,用干燥无绒软布或专用镜头纸轻拭红外窗口;
若有油污,可蘸少量无水乙醇(浓度≥95%)擦拭,严禁使用丙酮、氨水或普通玻璃水;
步行模拟测试:按典型入侵路径行走,验证报警响应是否及时准确;
检查安装牢固性:紧固松动支架或螺丝,防止因振动偏移探测角度。
三、每季度性能校验
灵敏度验证:使用标准热源(如专用测试棒)在指定距离触发,记录响应时间与稳定性;
环境干扰排查:
检测附近是否有新增热源(如新装灯具、暖气)或强光直射;
用万用表测量供电电压,确保在额定范围内(如DC12V±10%);
无线探测器电池检测:更换电量低于80%的电池,避免低电压导致通信中断。
四、每半年专业维护
内部除尘(由授权人员操作):在断电状态下打开外壳(仅限非密封型),用防静电刷或压缩空气(≤0.2MPa)清除电路板积尘;
光学组件校准:对高精度热成像或对射式探测器,使用校准仪验证光轴对准与信号强度;
软件/固件升级:通过管理平台更新算法,提升抗宠物误报或环境适应能力。